年龄计算器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佛性是什么意思(佛性与人体有什么关系)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5 08:09:15    

禅宗的顿悟之法讲究“明心见性”,亲见佛性就开悟了。那什么是佛性呢?怎么又能亲见佛性呢?

傅大士本名傅翕,为南朝梁代禅宗著名之尊宿,义乌双林寺始祖,中国维摩禅祖师,与达摩、宝志并称“梁代三大士”。

关于佛性,傅大士作了一首短小的偈语:

“空手把锄头, 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 桥流水不流。”

此偈语虽然只有四句,但除了“人从桥上过”能理解,其余三句中都存在矛盾,用常理完全解释不通。

“空手”和“把锄头”是矛盾的,既然是空手,为什么又把着锄头?

“步行”和“骑水牛”又是矛盾的,既然骑水牛,怎么又说是步行呢?

不动的应该是桥,流动的应该是水,可又为何说“桥流水不流”?

按常理的确不好理解,其实傅大士是借此在谈佛性,那个人人皆有,不可见、不可说的佛性。这首偈语就道出了佛性和人体的关系。

其实佛性这个词,往往让人联想到“佛”、“佛法无边”,以为有一个什么超强能力的秉性可以获得。其实这个佛性就犹如人的主人,叫做主人、神、心、佛性都是一个意思,没有其他特别的意义所在,就是一个称呼。

假如人体没有佛性,就是一具空有形体的躯壳,不能自己动、不能自己想、不能自己说。就好比:木偶人或皮影戏的人形道具。

一旦人具有了佛性,就可以攀缘外界,生起“身、口、意”。就好比:木偶人或皮影有了操作者,在操作者的摆弄下呈现出各种动作和景象。

操作者是木偶的主人,就好比佛性就是人的主人。那么,就可以把任何有情众生划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躯壳,二是自己的主人(佛性)。就好比:人工智能分为控制芯片和机器人两部分。以此再来看这几句偈语就比较好理解了:

“空手把锄头”:人体的“手”就好比是人体那个主人的锄头,主人想做什么,手就在主人的控制下做什么。

“步行骑水牛”:人在走路时的模样,就好比:主人骑着一头水牛,佛性是主人,人体则是水牛,工具而已,躯体在主人的“驾驭”下而行走。其实说“步行骑摩托”、“跑步划轮船”都也是可以的,一个意思。

“人从桥上过”:人就是主人,即佛性。桥才是指的人的躯体,佛性只是在这个躯体中暂时住下而已,就像人过桥一样。过桥之后与过桥之前,佛性都在的,不生不灭,过桥只是这短暂的一生而已。

“桥流水不流”:桥还是指的人的躯体,而躯体总是在流转的、变化的、衰老的,而佛性相对于桥而言就是永无止尽的流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这四句偈都是在说佛性与人体的关系,人之所以能动、能想、能说等一切行为,都是因为有佛性这个“主人”在。这四句话表明了两种关系:

第一、二句话,在说体与用的关系。身体为佛性所用,是这个主人的工具,主人与工具的关系。

第三、四句话,在说存在的相对性。身体的存在是相对的,主人的存在是绝对的。所以,佛性是不生不灭的。

比如:皮影艺人与皮影纸片的体用关系是毋庸置疑的,而皮影艺人相对于这些纸片是“永恒”的。在操作这些纸片之前和之后,是可以操作其他的皮影纸片的。

同样,智能芯片相对于机器人而言,在机器人存在之前和之后,芯片都是存在着的了。

因为不管皮影艺人和智能芯片存在时间有多短,相对于他们控制的皮影纸片和机器人来说都是“永恒”的,因为纸片和机器人绝对看不到艺人和芯片的“消亡”。因为它们的存在基于艺人和芯片的存在。

所以,曾经在另一篇文章中,把佛性和人体的关系比作:戏剧角色和剧本的关系、游戏角色与游戏玩家的关系。

角色的一切行为、表情、台词都是根据剧本表演的,剧本就好比这个角色的“主人”。假如,没有这个剧本,角色的一切表演就不存在。而且这个剧本的存在时间必然超出角色的存在时间。

没有游戏玩家,游戏角色就如同“行尸走肉”,没有了灵魂......比如:在挂机的时候,游戏角色呆呆的站在那里,就是一具“躯壳”而已。而游戏角色展现出来的一切行为,都是背后的游戏玩家在“支配”,是玩家意志的体现。

游戏玩家和游戏角色不是一半和另一半的关系,他们融为一体时,是主宰与被支配的关系。这就是人的“主人”与人本身的关系,体用关系。

从持续时间上来看,游戏玩家在游戏角色存在之前和之后都会存在,不管游戏玩家存在的时间有多短,但怎么都会大于游戏角色存在的时间。

综上,佛性与人体之间是本体与功用的关系,在存在上是永恒与相对的关系。但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探讨:

假如皮影纸片、机器人、戏剧角色、游戏角色都不会知道他们“主人”的存在,就像“水滴不知道大海的存在”,这是源于维度高低的问题,那么人能否知道自己的“主人”的存在呢?

也就是说“明心见性”能否达成?只有亲见主人才能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对于我等未悟之人就好比二维生物不知道三维生物的存在那样,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层次高低就不一样了。

那么修佛就成了见自己“主人”的实践行为了,“见性”就是亲见佛性,见到自己的“主人”。至于该怎么才能见到自己的“主人”,傅大士也指明了方向:

“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

自己的那个“佛”、“佛性”、“主人”从来就没有离开过自己,就在一切的行为、念想、话语中。现在明白了,为什么佛陀教导众生修行不是学知识、探讨学问、逻辑推理,而仅仅是要把自己的心回归到当下的现实中,当下即是!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